Matilda Wellness

基孔肯雅热病例上升|症状・预防措施・就医时机一文掌握

作者:明德国际医院 | 2025年08月26日

近期中国内地录得的基孔肯雅热病例持续增加,香港亦出现确诊个案,此病已成为需密切关注的公共卫生议题。这种蚊媒病毒性疾病可引发高烧、剧烈关节疼痛等急性症状,更可能导致长期并发症。本文将为您提供全面防护建议,助您守护家人健康。

认识基孔肯雅热

基孔肯雅热是由披膜病毒科甲病毒属的屈公病病毒(CHIKV)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名称源自非洲方言「弯曲」之意,形容患者因关节疼痛致弯腰的姿态。该病毒于1952年首次在坦桑尼亚发现,随着气候变迁与全球交通发展,现已扩散至亚洲、美洲及欧洲地区传播。随着近期中国内地及本港相继出现确诊个案,市民应提高警觉。

传播途径

主要透过埃及斑蚊(黄热病蚊)和白纹伊蚊(亚洲虎蚊)叮咬传播,这两种蚊虫也是登革热和寨卡病毒的传播媒介。当蚊虫叮咬感染者后,病毒在蚊体内繁殖,再透过叮咬传染他人。虽然人传人情况罕见,但孕妇在怀孕期间受感染,则有机会将病毒传染给胎儿。

识别症状:不仅是发烧

被带病毒的蚊虫叮咬后,潜伏期约2至7天,常见症状包括:

  • 突发高烧(可达摄氏40度)
  • 剧烈及使人虚弱的关节疼痛肿胀,常见于手腕、膝盖及脚踝
  • 皮肤红疹
  • 肌肉痛及头痛
  • 疲倦或恶心

部分患者的关节痛可能发展为慢性关节炎,症状或持续数月甚至数年。长者或慢性病患者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

基孔肯雅热、登革热与寨卡病毒:如何区分?

三种蚊媒疾病症状相似,主要分别如下:

特征 基孔肯雅热 登革热 寨卡病毒
典型症状 剧烈关节疼痛 高烧、剧烈头痛、
有机会出血 
轻微发烧、
结膜炎(红眼)、皮疹
关节疼痛 极常见且严重疼痛 常见但疼痛较轻微 常见而疼痛轻微
皮疹 常见 常见 极常见
主要并发症 慢性关节炎 登革出血热 新生儿小头症

谁是高危人士?

以下群组感染基孔肯雅热后,较易出现严重症状或并发症:

根据病因,男性不育的医疗治疗可能包括:

  • 65岁以上长者
  • 新生婴儿
  • 糖尿病、高血压或心脏病患者

何时应向医生求诊?

及早诊断是有效控制症状及排除登革热等严重疾病的关键。若出现突发高烧伴关节疼痛,且符合以下情况,应尽速就医:

  • 近期曾到访有疫情爆发的地区
  • 疑似被蚊虫叮咬
  • 属于高风险群体

诊断与治疗

透过PCR检测或血清抗体测试确诊,需及早排除登革热等严重疾病。
目前未有专门对抗基孔肯雅病毒的特效抗病毒药物,治疗以纾缓症状为主,让身体舒适地康复:

  • 退烧止痛:建议使用扑热息痛(Paracetamol),避免自行服用消炎药
  • 保持身体水分充足:摄取足够水份对康复十分重要
  • 关节护理:慢性关节痛的患者可由医生传介进行物理治疗,或由医生处方的抗炎药物

预防为上策:实用防蚊清单

世界卫生组织(WHO)强调预防是是应对基孔肯雅热最有效的策略:

  • 清除积水:定期清理花盆、轮胎等积水容器
  • 家居防护:安装防蚊纱窗,必要时使用蚊帐
  • 穿着保护衣物:户外活动时穿浅色长袖衫裤
  • 使用驱蚊剂:涂抹含避蚊胺(DEET)或派卡瑞丁的防蚊产品
  • 避开高危时段:避免在黄昏及黎明等蚊虫活跃时段外出

透过科学防蚊与早期介入,可有效降低疫情风险。如有疑问或症状出现,请立即咨询专业医护人士。香港居民可致电1823举报蚊患,或浏览食环署「防治蚊患」专题网页获取最新防蚊资讯。

 

这篇文章所提供的资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能取代医生的专业意见。明德国际医院及明德医疗中心对读者在阅读后所做出的任何决定并不负上任何责任。